- A+
“龍泉抱古寺 梵影出重城”這是燕京釋永慶盛贊龍泉寺的詩句" 五臺山*出名的是號稱“華北*一牌坊”的五臺山的漢白玉石牌樓,還有石雕照壁等各種石雕,我們?nèi)⒂^一下五臺山漢白玉石牌樓和其他名作。
"人常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其實山路再好走!上山也不易" 不長的山徑除去緩坡就是臺階,中段有個小方臺,一邊通向龍泉圣水,一邊通向龍泉寺的石雕山門"站在山腳我們順著石頭臺階往上看,龍泉寺被一堵大大的雕刻影壁嚴(yán)嚴(yán)實實遮擋著。
石雕影壁是中國建筑文化的一種特例!它所體現(xiàn)的是聚氣而不散的風(fēng)水觀!據(jù)說建影壁的石頭在選材和制作過程中都有著極為繁瑣的程序和講究
龍泉寺的影壁是那種五脊廡殿式結(jié)構(gòu),正中鑲嵌了一組漢白玉石雕, 佛像,蒼松,石雕寶塔,殿宇,山徑,石窟,樓閣,人物等構(gòu)成一幅五臺山珈藍(lán)圣境的精妙微雕。
"龍泉寺的影壁與普化寺,南山寺的石雕影壁并列為五臺山三大照壁之一"影壁后面是一級一級逐漸上升的臺階。
臺階共有108級,我們想起佛家的一句話!十纏與九十八結(jié)是困擾人心的!每上一級臺階就等于一種煩惱被踩于足下了"那些有慧根的人, 連腳下踩著的是無慚無愧。
還是嫉慳悔冥,都可以一一揣摩出來,實在是一件快事, 不過鋪滿煩惱的臺階也好!
兩側(cè)堅實的石雕欄桿也罷!
都被時光腐蝕出斑駁的古意,是君子非君子到此便現(xiàn)!
有天良無天良臨階可知,這是刻在臺階扶欄上的對聯(lián)"一般來說!對君子與小人的評價不是佛門所擅長的!應(yīng)該是儒家的事情!偏偏在龍泉寺前,對世人的警策竟是這般的振聾發(fā)聲" 說不上是什么原因?
好多人走到影壁浮雕前總習(xí)慣要停下來, 煞有介事地看看影壁上的雕刻。
然后緩口氣,斂一斂心神,再去仰望高聳在!臺階上的漢白玉牌坊,仍然覺得遙不可及,石階太陡了!也太高了!這樣的角度往往會影響到游人的信心。
石雕圖片1:
石雕廠家案例,石雕貔貅圖片:
石雕廠家石牌坊案例圖片:
"既在江邊站,就有望海心,拾階而上是必然的" 一步一步攀登上去,感覺不是投身佛門,而是去赴一次天外之約"在五臺山,提起龍泉寺,歷史會很自然地溯源到一百多年前的晚清" 晚清的五臺山!出了一位坐禪數(shù)日不食而依然容光煥發(fā)的高僧普濟(jì)"普濟(jì)和尚的神奇不在于他禪定的功夫有多么高深莫測!也不在于讓極端自負(fù)的慈禧太后都心服口服!*終在養(yǎng)心殿里發(fā)出一聲“真如自在的慨嘆!而在于能夠充分利用老佛爺?shù)闹?把慈禧賜予他的翰墨拓片當(dāng)做募化布施的資本”以后的幾年里!普濟(jì)和尚利用所籌到的資金在清涼圣境修葺和新建了一批廟宇,龍泉寺是其中之一“民國十五年”,也就是在普濟(jì)和尚圓寂十五年之后。
一座由定襄縣宏道鎮(zhèn)的石匠胡明珠及其弟子雕造的漢白玉牌坊石雕巍然屹立在龍泉寺的山門前“漢白玉牌坊是廟宇開端的一個符號”就像頗有名望的鄉(xiāng)紳花了大價錢修成一座華麗石雕門樓一樣!年輕的匠人胡明珠讓弟子們用新編的葦席將牌坊高高圍起來!
雕刻完成后,撤掉圍欄,一座瑩光璀璨的漢白玉石雕牌坊突現(xiàn)在人們眼前"那是怎樣一種震撼心靈的揭幕啊, 四柱三門"挑角四起" 斗拱重疊的牌坊如仙闕玉宇般跳出來,
不要說那些鏤空的石雕垂檐拱了
不要說四根抱柱和八根斜戧上面盤繞的漢白玉飛龍了
不要說那些美侖美奐的額枋斗拱雕刻了
不要說那些花里胡哨的仙桃柿子拂塵紙扇寶鏡文房四寶二龍戲珠浮雕了
不要說那些峻凌霄漢“佛光普照,共登彼岸”會赴龍華的橫匾豎匾雕刻
單單那些騰云駕霧的玉龍"單單那些威風(fēng)凜凜的雄獅就足夠你數(shù)上半天了,龍泉寺的石獅子與浮雕龍數(shù)也數(shù)不清,這是流傳于五臺山的一句民諺,民諺后面的東西*是說也說不清,何況牌坊的開光儀式是用"南山寺的高僧用寶鏡在牌坊的正面照幾照"佑國寺的方丈拿起朱砂筆向牌坊正面點(diǎn)過去"聽得一聲開"龍泉寺里鐘鼓齊鳴。
站在漢白玉牌坊的下面,切身感受到來自百年石坊的力量,就是這座雕工精湛到極致的牌坊,即使是拱券上一幅,清風(fēng)翻書或是一幅一炷燃香的寫意小品也莫不代表著石雕藝術(shù)的*高境界。
鄉(xiāng)村石匠胡明珠讓一個寺院經(jīng)歷百年風(fēng)雨剝蝕依然輝煌不減“怪不得當(dāng)年的土皇帝閻錫山寧肯出大價錢也要聘請胡明珠在他家的祖墳前樹起一座別無二致的漢白玉牌坊”
穿過漢白玉石牌坊的走上一座玲瓏別致的御帶拱橋, 寬不過兩米“長不足五步”淺淺的石欄桿,淺淺的拱面,還有那些雕刻上去的龍與花的圖案,極像是書櫥里擺設(shè)的一件古董, 橋左有一根拔地而起的石欄桿,橋右也有一根拔地而起的石欄桿" 石欄桿上盤著龍,還有就是石欄桿的兩邊各有一只石獅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作獅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獨(dú)尊(這是佛經(jīng)記述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時的情景,所以廟門前理所當(dāng)然要擺一對石獅子以彰顯佛法的尊嚴(yán)了。
小時候我們都唱過一首民謠
“摸摸石獅頭,一生不用愁。
摸摸石獅子背,好活一輩輩。
摸摸石獅子嘴,夫妻不吵嘴。
摸摸石獅子腚,永遠(yuǎn)不生病。
從頭摸到尾,財源廣進(jìn)如水流”
但是今天覺得石雕獅子民謠離他越來越遠(yuǎn)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人世間的酒色財氣,貪嗔癡愛只能增加他*多的煩惱。
石獅子不摸也罷,龍泉寺的廟宇深鎖在青磚古墻內(nèi),如果以影壁、臺階、牌坊和拱橋作為一道中軸線的話。
貫穿在這條線上的不是龍泉寺的石雕山門,而是一座天王殿, 龍泉寺的山門開在天王殿的旁邊,一邊一個,極是對稱,山門是挑了檐,雕了花,斗框上飾有二龍戲珠雙鳳朝陽的那種,這樣的山門一共有三個,另一個在塔院西邊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惟有天王殿敞開一半的門戶站在天王殿的臺階下,恍然置身上百年前的老街!青磚的院墻,滴水的獸頭。
緊閉雙扉的門樓,一聲聲的鳥鳴,臨街小窗圓如滿月,想象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山僧披著皎潔的月華,沿著影壁后面的臺階一級一級爬上來,穿過巍巍然的,五臺山龍泉寺石雕牌坊,走過無水的小橋,然后邁上山門前的臺階,手扣門環(huán),清清亮亮的剝啄聲在空曠的九龍崗上突兀響起,
水一樣的清澈
水一樣的通靈
水一樣蕩漾向天外天
恰如當(dāng)年無本和尚騎坐在驢背上吟唱的詩句一樣(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
從天王殿直接走進(jìn)龍泉寺,天王殿里的神塑齊刷刷瞅著我們!不抬頭!匆匆走了過去,聽得彌勒佛噗嗤一聲笑。彈指剎間幾輪回,一切都不過是過眼云煙。
只不過這樣的院落在龍泉寺被分隔成三四處,每一處有每一處的正殿、偏殿和后殿。每一處殿堂之上都有每一處各不相同的佛像,觀音殿的廟廊下彩繪著封神演義的圖案。
據(jù)廟里的和尚講,
是古時候一個姓楊的畫匠繪制的,
楊畫匠是民國初年畫匠,當(dāng)面寬三間的觀音殿如期竣工時,出廊下的樓板還是一片空白,住持放出話說,要重金聘請*優(yōu)秀的畫師來擔(dān)此重任,楊畫師挫敗了其他同行博得了方丈的信任。
而大同來的一位畫師卻不服氣,
賴在寺院不走,倒要看看楊畫師究竟有多大的能耐,楊畫師是個散淡之人,接受任務(wù)后并不急于下手,只是讓徒弟把花青、胭脂、藍(lán)靛、藤黃、 松煙墨等一樣一樣彩繪的顏料準(zhǔn)備好、 從辰時到午時,太陽移了一大截,楊畫師一直坐在檐下抽煙喝茶,拉呱閑話, 也就一頓飯的工夫! 等大同人從齋堂吃完飯出來,
卻看見楊畫師已經(jīng)從高腳凳上跳下來,一邊用抹布擦拭手上的油彩,一邊美滋滋地退后幾步欣賞自己剛剛脫手的作品:文王拜相、和子牙封神,設(shè)色濃淡相宜、工筆中規(guī)中矩、人物栩栩如生、 大同人看得瞠目結(jié)舌。
楊畫師的作品色澤鮮艷!光彩依舊!大同人的作品卻已斑斑駁駁!
一塌糊涂了方丈在晚年的時候、
經(jīng)常與徒弟們談起這件事、
說老衲一生閱人無數(shù)、,
偏偏對楊施主看走了眼。
以貌取人,老衲連古人都不如了,佛說惑自心起,看來還是為師修行不夠精進(jìn)啊,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八九十年之后的觀音殿,檐下的彩繪仍是筆致圓渾,儀態(tài)動人。
龍泉寺的中院里有一座墓塔“說起墓塔!就不得不再去打擾那個普濟(jì)和尚“ 普濟(jì)坐禪七七四十九天的神話,讓剛愎自用的老佛爺至死都覺得是塊心病, 倒不是普濟(jì)和尚做了什么對不住大清王朝的事情,實在是普濟(jì)超常的法力令不可一世的慈禧學(xué)都學(xué)不來, 這樣,今天的普濟(jì)墓塔下只好沉睡了一段百年未解的神話,來到了獻(xiàn)殿后面的塔院,他與一個前世的和尚近在咫尺” 睹物思人是追記歷史*直接*簡單的方式”然而現(xiàn)實中往往會有這樣的情節(jié)出現(xiàn),那些創(chuàng)造歷史的先賢并未留下什么來供后人膜拜。
哪怕一間廢棄的草屋
哪怕一只覆滿塵垢的飯
哪怕就像眼前的普濟(jì)一樣
雖說墓塔下一定蟄伏著高僧的一縷飄逸的魂魄!
但那個俗名叫李德勝的和尚除了這座墓塔!他連一缽一衣都未留給龍泉寺,他的衣缽法塔在祖堂院!
老佛爺賞賜的御匾在極樂寺的大雄寶殿前,于是歷史如是說龍泉寺的建筑是大弟子岫凈文公大和尚在為其修造墓塔時擴(kuò)建而成的在五臺山, 類似這樣的石雕墓塔(也叫做石雕舍利塔)數(shù)不勝數(shù)。
普濟(jì)塔處于中院獻(xiàn)殿和祖師殿之間,漢白玉的束腰基臺上雕著“坐佛”基臺之上是漢白玉的八角須彌座犄角處,有金剛力士支撐著, 數(shù)米高的塔身覆缽式的漢白玉塔就坐在上面,兩座墓塔都是后來的維恕住持執(zhí)手營建的, 而且中間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發(fā)生:
還是那個技藝精湛的石匠胡明珠,在他初見住持時并未贏得住持的賞識,工程包給了河北曲陽縣的一班匠人, 但河北石雕匠人的手藝差強(qiáng)人意,只做了一半就做不下去了,住持只好再請胡明珠出山,胡明珠負(fù)重扛鼎、臻善修剔、揚(yáng)長避短終于在四年之后建成了墓塔。從而為他日后能夠承攬到漢白玉牌坊石雕工程增加了砝碼。
輪回中,心若一動,便已千年,心法一念三千,色法無邊無量,漸漸遠(yuǎn)離了的紅塵的寺院漢白玉石牌樓大概知道什么是不生不滅。。。。。。。
其他人閱讀了:
詳解石雕香爐制作的獨(dú)特文化
出食臺_石雕香爐有什么作用
石雕牌坊|寺院山門古樸至真的傳統(tǒng)藝術(shù)
唐朝風(fēng)格石雕佛像
寺院須彌座石雕的應(yīng)用范圍有哪些
石雕花窗在園林雕刻中的作用是什么
園林石雕透雕花窗的精美雕刻
仙人承露臺須彌座為什么被稱為中華之瑰寶
浙江寺院石雕民居雕刻怎么被賦予生命的
上海古跡一石經(jīng)幢
石雕照壁的作用樣式分類
石雕影壁照壁的制作和作用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