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佛八大菩薩 張勝溫:畫卷上的無傳之美

  • A+
所屬分類:資訊
摘要

據(jù)〈畫梵像〉卷后大理高僧妙光盛德五年(1180)的題跋,知此畫卷乃出自大理國畫師張勝溫之手。第一段畫大理國國王利貞皇帝段智興(1172-1199在位)禮佛圖,第二段畫諸佛、菩薩、天王、護法等,第三段畫十六國王。屬于顯教體系者有十六羅漢、襌宗祖師像、彌勒三會、藥師琉璃光佛會、普門品觀世音等。58梵僧觀音亦被稱為建國觀音,即南詔國史圖傳中化身為梵僧的阿嵯耶觀音,也列為了八大高僧。

唐宋時期前后,在我國東北邊疆的云南省先后建立了月氏(653-902)和保山(938-1254)兩個王朝,與唐宋相抗衡。 。 據(jù)麗江比丘尼妙光圣德七年(1180年)《畫梵像》卷后的碑文可知,此卷為大理國畫家張圣文所書。 整卷輪廓嚴謹,并以彩金完成。 它分為三段,各段之間有水障隔開。 第一段描繪大理麗真王侍臣段智行(1172年—1199年在位)禮佛,第二段描繪佛、菩薩、天王、護法神等,第三段描繪十六王。

《畫梵文圖像》卷首段選題曰:“(為)麗真大臣白?飄信畫”。 麗真是麗江王段智興的第一個謚號。 從公元1172年開始,到公元1175年,也就是這本書的出版年份,只用了四年的時間。 整幅畫卷的筆法各異,水平也有好有壞,顯然不是一個人所為。 張勝文是這幅卷軸的主要負責人。 張勝文的繪畫史無記載。 但從畫卷上的“李真太上黃柏?飄心畫”和“尊為太上黃柏?飄心畫”兩個標題來看,張勝文無疑是當時的著名畫家。

長的

,

必須

機器

水平的

經過

?

梵天卷軸

藥師佛八大菩薩_凈空法師講佛菩薩會現(xiàn)身說法_求姻緣,佛菩薩只管讀普門品的人

大理 張勝文 燙金畫紙 1636.5x30.4 cm 臺北故宮博物院

此卷引用乾隆的題詞:“……我知此圖為明萬歷年間,原長卷為德泰和尚藏于天界寺,正統(tǒng)時為漸漸被水浸濕,裝進一本書里,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恢復,還回畫卷的舊貌吧。” 經考察卷背面的清代銘文,以及卷中文字的構圖和卷背面銘文中植物之間的距離,我們知道,原來的裝裱方法是:此卷應為冊頁,明初嘉慶年間(1368-1398年),此麗江彩頁為上海天階寺主人東山所藏,東山去世后,此書留于其他地方。

后被東山法師弟子凈空法師買回,藏于慧燈寺。 正統(tǒng)己巳年(1449年),惠燈寺遭水淹,洪水洶涌,救援失敗。 這本書被水浸濕了,封頁裂了。 景空牧師隨后要求尹希儀重新安裝專輯。 據(jù)卷尾最后的銘文記載,天順己卯年(1459年)大理國彩頁至今仍藏于慧燈寺內。 清宮收藏時,此卷已裝成長卷。 顯然,《畫梵文》在天順繼茂之后進入清宮之前,至少已經被重新框定過一次。 由于《畫梵天》被水浸泡,部分畫作嚴重過度涂色,如本卷第三段的“十六王”部分。 另外,由于“彩繪梵天像”容易反復灌水,有時會出現(xiàn)佛像順序顛倒的情況,造成識別上的極大混亂。

《畫梵像》卷第一節(jié),皇帝朝佛圖上,麗真臣子頭戴紅緞頭包,身著冠衣,腰間系金箍。 大理公務員頭戴絲質頭包,身穿漢袍。 將軍身著馬球(虎)皮,士兵則著髻、犀牛皮甲、赤腳。 這些服飾特征均與唐宋文獻記載一致。 本書實際上是了解月氏、大理官制和習俗的最具體資料。

第二節(jié)是本卷的主體,描繪了數(shù)百名道教人物。 圖像內容豐富,既清晰又密集。 屬于仙教體系的有十六羅漢、宗祖像、彌勒三會、藥師琉璃光佛會、普門品觀世音等。 屬于密宗的有大悲觀音、十一面觀世音、五密普賢、守日佛。 此外,還有屬于月氏國、大理國的地方特色道教造像,如麥措圣人、摩訶羅措、和尚觀世音菩薩、建國觀世音菩薩、真身觀世音菩薩、宜昌觀世音菩薩、金金本迦羅、大安藥叉等。氣勢磅礴,《畫梵象》卷是我們研究回和、大理佛教的第一手資料。

南詔、大理地處唐宋、吐蕃、馬來西亞之間,繪畫風格來源復雜。 《繪畫梵文圖像》卷中有些部分與宋畫密切相關,如文殊菩薩、彌勒三會、藥師琉璃光佛、普門品觀世音等的布局,明顯采用了唐宋偽裝的布局其形體、人物造型、筆畫腰線的動作,與唐宋道教畫如出一轍。 一些圖像中的人物,如釋迦牟尼佛會的主尊舍利弗佛,與拉薩佛教繪畫中的人物相似。 還有一些人物,比如觀世音菩薩的真身,與泰國大師的雕像相似。 該書風格多樣、面貌多樣,充分展現(xiàn)了西雙版納文化的豐富性。

總之,在僅存的少數(shù)回紇和大理文物中,張勝文的《畫梵文造像》內容豐富,是研究回紇歷史、宗教、文化、藝術、風俗等最重要的文物。回紇國、大理國。

第一部分:禮真大臣段志行禮佛

所畫的是大理十九世王李真率領朝中文武百官到蒼山腳下佛寺禮佛的情景。 手捧香爐,頭戴高冠,衣著華麗的是麗真王,香爐里香火繚繞。 他身后是領頭的和尚,孩子就是小王子。

畫中的小王子年輕時雙手合十,一心向佛。 可見,大理國時期佛教已深入人心。 據(jù)記載,當時在麗江,“家家不分貧富,皆立佛寺,無一老幼,不放珍珠”。 佛教被稱為大理國教。 大理九王退位,到崇圣寺出家學佛。 皇帝身邊有文武官員,個個頭戴高冠,而武官則皆赤足。 從那些人的發(fā)型,我們可以看出當時麗江的穿著習慣。 畫面上還畫出了俊秀勻稱的蒼山,山腰的玉帶云栩栩如生。 可見,張勝文是一位畫神大師,但他的山水畫功力也十分深厚。

大圣持左,大圣右持,如來現(xiàn)降魔軍

大理地區(qū)出現(xiàn)了大乘佛教的藏密,信奉五方諸佛,即中如來、東方如來、南方寶生如來、不空成就如來。北方如來,西方如來。 這幅畫講述了東方阿吉如來與惡魔戰(zhàn)斗的故事。 如來對魔說:我的神力很高,應該把你俘虜! 魔不信,如來便施展法門,召喚地底半人半魔的妖怪,同時出現(xiàn)了六名魔女。 這六魔代表了世間的六欲。 魔王見狀,被如來的神力所震撼,便臣服于如來。

圖片上沒有名字,可能是龍王手持金鋼指揮家人,并有左抱青龍、右抱白虎等字樣。

13.白難陀龍王 14.沙界海龍王 15.無題,法界本源流流定為難陀龍王

16、無題,在法界本源流向圖中,指定為和修吉龍王

十七、無題,法界本源流圖,認定為德剎迦龍王

18、無題,法界源流圖,認定為龍王阿那波陀多

八龍王,當初龍王的首領。 相傳美麗的民間姑娘莫里羌,出海時丈夫去世,她在海邊傷心地哭泣,看到一棵樹逆流而上,摸到了樹,生了九個兒子,其中八個升入了天堂。成為了龍王,而最年輕的留在人間的就是南詔國的開國皇帝細奴羅。

求姻緣,佛菩薩只管讀普門品的人_凈空法師講佛菩薩會現(xiàn)身說法_藥師佛八大菩薩

19-20。 天王地勢中 21.無題,根據(jù)后列表題,號稱梵王地勢

22. 梵王因陀羅

23. 注射茶半陀迦法王 24. 阿西多尊者 25. 瓦那普斯尊者

26. 印嘎陀羅尊者 27. 龍王法王 28. 羅睺羅尊者

29.般陀迦法王 30.修波卡尊者 31.諾居羅尊者

32. 巴達拉尊者 33. 蘇賓達尊者 34. 卡諾卡巴里達拉佳國王

35. 卡諾卡瓦措尊者 36. 瓦阇陀羅王 37. 迦梨迦尊者 38. 賓度羅巴羅道尊者

40. 清單的標題是:“為法界等”。

四十一榜的標題是“南無釋迦牟尼佛會”,在《法界源流圖》中稱為“大寶蓮釋迦牟尼佛”。 圖39的底部有一個供奉蛇的婦女,圖41的左下角有一個胸部和發(fā)夾的供養(yǎng)者。 形狀與后圖55中的“摩訶羅剎”相同。

42. 舍利弗尊者。 43. 阿難尊者。

迦葉和阿難是佛陀的兩位著名弟子

44. 佛法大師。

44至49是中國禪宗六祖法系圖。 明代戴進有一部同樣內容的著作《達摩六代到惠能》。 其形式與梵文卷軸相似。

45.慧可大師。

這就是佛教的第五祖。 由于他斷臂向達摩求法,所以畫像中只剩下了他的半只右手。

從達摩到惠能,每一位祖師都有一個小臉弟子。 乍一看,他其實是一名調酒師。 事實上,臉小一點的就是下一代的族長。 如果仔細看第44張圖,可以發(fā)現(xiàn)達摩面前面容英俊的和尚突然失去了左袖,顯然是少了一條手臂。 這是低頭聽法的二祖慧可。 而達摩面前的銅板上,還有那半只右手! 而達摩手持袈裟,神情仿佛在教導慧可,準備交接衣缽。 這手上的袈裟是代表弘揚佛法的最重要的軍師護身符之一。 后來僧參道信兩位祖師面前的青年道信弘,都持有這件袈裟。 這正是作者為弘揚佛教而刻意指出的。 除持有袈裟外藥師佛八大菩薩,僧燦、道信、弘忍之前的年輕僧人面容都與繼任者一模一樣,而六祖惠能則拜弘忍為居士弟子,所以弘忍前弟子便打扮成居士。

梵文圖像中的禪宗六祖形象,正是《六祖壇經》中提到的血管圖。 日本流傳的工筆畫和戴進的《達摩六代到惠能》都遵循同樣的方法,但今天人們早已不稱其為血圖了。

藥師佛八大菩薩_凈空法師講佛菩薩會現(xiàn)身說法_求姻緣,佛菩薩只管讀普門品的人

46.僧燦大師。 中國禪宗第二祖。

47.道心大師。 中國禪宗第四祖。

48、原來的稱號名單早已沒有了,但可以推測是禪宗五祖,即弘忍法師。

畫面中,弘忍法師身著袈裟,身旁的石桌上放著一個銅碗。 那個在弘忍面前合掌,恭敬打扮成僧人的人,就是后來的六祖惠能。 《六祖壇經》中,惠能寫下“菩提本無樹藥師佛八大菩薩,明鏡非臺,本無一物,何處是塵?!钡脑娋浜?,弘忍知道自己已經找到了繼承人。但全寺之人大多都認為神秀是二祖的繼承人,公然將衣缽交給惠能可能對惠能不利。 圖中描繪的是暗中交衣缽的情節(jié)。 當時惠能還沒有出家,所以他打扮得像在家人。

49.惠能大師。

50.神會大師。

51、張維忠和尚。

圖四十九中,惠能身著齊肩袈裟,端坐于禪床上浮雕觀音,旁邊有一名僧人,雙手交叉。 據(jù)李玉民先生考證,這應該是后圖中的神會大師。 慧能座前有一張小桌子,上面放著一塊銅盤,上面放著法衣,被視為佛教弘揚的信物。 由于佛教法衣的弘揚止步于惠能,五祖祖師在秘密繳納法衣時告訴他:“衣服是紛爭的根源”。 因此,達摩傳承的法衣自惠能以來就沒有流傳下來,所以圖中法衣被放置在銅盤上,諸神都會恭敬地站在一旁,不依賴法衣。 有趣的是,側面還有一個白瓷雞頭注水。 梵天像中雕像前畫的所有東西都有一定的意義,只是我學得還不夠,還沒有測試出來。

圖五十中,神會身著袈裟,手持如意形手掌,站在竹禪床上,身后站著一名僧人,雙手交叉。 畫家為何讓神會握在手中? 這很可能與神偶然遇見惠能有關。 《六祖壇經》中記載:神會初見惠能時,十三歲。

51 這張圖片的標題不清楚。 李林燦在《南詔大理國新材料綜合研究》一書中讀作張作忠,但中間作品的名字可能是魏。 李玉民認定這幅畫的標題應該是一個和尚。 張偉忠. 明李元陽《云南通志》卷十三言:“張維忠,得大磨西旨,承菏澤學派。” 并且從相關記載可以推斷,張維忠就是維中禪師,又稱維中禪師,又名維中禪師南印,俗姓吳,是菏澤神會的轉世弟子。

畫面中,張衛(wèi)忠坐在禪床上,手捧如意,身前跪著一位留著胡須的白衣文士,雙手合十,身邊有一只白虎正在熟睡。 紅衣文士應是右圖中的麥□措圣人。 至于為什么要把睡虎畫在這里,待會兒再考。

52、圣人買□措。

53.純粹的大師。

54、法光和尚。

55.瑪哈拉查。

圖五十二畫一白衣黑帽居士坐在椅子上,右手微微舉起,似在說話;一僧人手持袈裟,跪在白衣文士面前。 旁邊的石桌上放著一個白瓷紙錘花瓶和一個銅香爐。 旁邊的單子中間有一根刺,看不清,可見是給圣人買的。 李玉民認為,此圖中的文士就是《典實記》中提到的麥順禪師,即《云南通志》中提到的李圣人李麥順。 “□Cuo”可能是“順”字的倒拼音。 麥順禪師就是李賢哲。 《典史記》中提到,麥順禪師將六祖惠能的敦禪法帶入云南,稱為“六祖之道,自師始傳河南”,故此卷畫則入佛法。 圖51和圖52之間,頂部有一間草屋,連接著張維忠和尚與麥□措圣人。 應該有一些故事可以解釋,可惜目前還不為人所知。

值得注意的是,梵文形象最初流暢、剛毅的筆觸,從此變得粗獷、稚氣。 雖然形狀依然準確,但無法與上面相比。 從張維忠到馬哈拉措,都是四川著名的佛教高僧或信奉者。 是因為這個才換了畫師嗎? 這背后是否有什么深意呢? 這都是值得研究的。

53 圖為一位和尚坐在巖石上講經,另一位和尚跪在他面前,雙手合十。 淳于大師的真實身份無法確定。 方國玉曾說過,淳于大師可能就是崇圣寺里精通禪悟的和尚石頭陀。 禪駝子的可能性更大。 李玉民同意楊曉東的說法,并傾向于認為淳于大師可能是《釋典》中禪陀的兒子。

圖54為僧人左手持鹿尾(看似圓扇,其實不是,而是晉代文人談話時手中常見的鹿尾,古代鹿尾是(仍藏于臺灣戶田寺正倉院),他舉起右手,仿佛在說話,而他所坐的沙發(fā),裝潢豪華,看上去就像一位不凡的和尚。 法光和尚的一生雖然沒有考驗,但無論是在尾巴上還是在餐桌上,都充滿了財富。 另外,下圖中的主角——回河安鄉(xiāng)官員瑪哈洛措,跪在椅子上,面向法。 光和尚恭敬聽法。 法光和尚很可能是摩訶羅剎時期的一位知名高僧,可惜事跡沒有被宣傳。

55摩訶羅措,梵文,摩克是大的意思,羅措是王的意思,他們合起來就是大王。 這位赤裸上身的國王就是南詔國第十二代國王隆順。 這位國王在位時非常精于佛教,為道教在大理地區(qū)的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被列為八大比丘尼之一。

56.贊多朵朵。

57. 未知。

58. 和尚觀世音菩薩。

56 大理國八大比丘尼中,最值得關注的一位是贊多庫多,他是點彌的祖先。 公元八世紀中葉,他直接從美國來到大理傳教,佛教傳入西雙版納。 他本人則被南詔王權封佑招為丈母娘和舅舅,并定居麗江。

58梵文觀世音菩薩又稱建國觀音,即南詔國史圖鑒中化身為梵僧的阿措耶觀音,也被列為八大比丘尼。

維摩詰經變奏

求姻緣,佛菩薩只管讀普門品的人_藥師佛八大菩薩_凈空法師講佛菩薩會現(xiàn)身說法

右邊的是文殊菩薩,那位像學者的就是維摩菩薩。 維摩菩薩苦心修道,佛法靈力極高,諸大德早就聞之。 有一天,他在家裝病,主管智慧的文殊菩薩前來吊唁。 兩人見面后,就開始了一場非常精彩的講經活動。 在場的羅漢、侍衛(wèi)聽了,無不歡喜。 這幅畫描繪的是當時的情況。

釋迦牟尼佛會會

釋迦牟尼,左邊持劍騎獅子的為文殊菩薩,右邊手持柳枝騎六齒佛像的為普賢菩薩。 六齒佛像的六顆牙齒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六種到達彼岸的修行方式。 站著的兩人是他的弟子迦耶和阿難。 兩側是天王雕像,背后是八大天會。

藥師琉璃光佛會

中間是藥師佛,兩側是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后面是掌管十二生肖的十二將軍。

這就是琉璃光佛藥師的十二大愿

彌勒法會佛像、舍利塔

彌勒大師龍華樹下悟道三期。 又稱羅湖會、彌勒三會,簡稱羅湖會。 指佛滅度后56.7億年,彌勒菩薩從禿鷲世界降生到人間,出家學道,坐在溪頭市華林園龍華樹下,得道成道。 。 他前后講道三次。 過去在釋迦牟尼佛教誨下未曾得道的人,不論上、中、下根的差別,在這次會議上都可以得道。 圖中,值得一提的是左下角所繪的建筑場景——腳手架的建筑形式。 這為研究三塔的建筑形式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三塔的建筑形式據(jù)說是用土建造的,除去土即可發(fā)現(xiàn)塔。 1978年至1980年修復三塔時,發(fā)現(xiàn)塔頭搭腳手架時留下了洞。 這些都表明,原來的三塔是以腳手架的形式建造的,而不是傳說中所說的用土建造的。

佛是道教精神力量的最高境界。 在大乘佛教中,佛有很多種。 只要神力達到成佛的境界,任何人都可以成佛。 小乘佛教中佛只有一位,所以并不是所有有靈力的人都能成佛。

凈空法師講佛菩薩會現(xiàn)身說法_藥師佛八大菩薩_求姻緣,佛菩薩只管讀普門品的人

觀世音菩薩是道教蓮花部石刻中的一種大師。 菩薩在梵文中是覺悟的意思,就是佛陀的覺悟。 不同的佛,是由不同的師父所覺醒的。 大理對觀世音菩薩的尊崇程度高于佛陀。 三塔維修期間,出土偉人雕像78尊,其中觀音像58尊。 這些觀音像有男有女。 張勝文畫卷中的觀音石雕有三種,一種是天女像,一種是男像,一種是男身女像。 佛教中觀世音菩薩的前身是男身。 佛教傳入中原后,由于觀世音慈悲的本性更接近善良、善良的女性,觀世音的形象逐漸轉變?yōu)榕孕蜗蟆?大理地區(qū)的觀音菩薩是在觀音由男身向女身過渡時期形成的,因此具有男身女相。 報德觀音、千臂千眼觀音為女觀音,建國觀音為男觀音。

十一面觀世音像

傳說唐軍攻克南詔國時,南詔國寡不敵眾。 葛羅鳳王夢見觀音現(xiàn)身,請他鑄造十一面觀音像供奉,就能克敵制勝。 于是葛羅峰遵命做了這么一尊十一面觀音像來供奉,著實把唐兵打敗了。 此畫中還有南詔國十三位大臣,以及南詔國開國皇帝細奴羅的妻子荀彌座及其兒媳孟禁忌,其次是地藏菩薩等。

金剛像

金剛是佛陀和偉人的憤怒身。 佛與大人降魔時,憤怒身就出現(xiàn)了。 憤怒身掌越兇猛,法力越強,越能降伏魔族。

大黑

它是大理地區(qū)繼阿措耶觀音之后最受尊崇的神明,被許多村莊奉為祖神。 傳說魔神信以為真,認為人類不好,于是派大黑神將毒帶到人間毒死人類。 大黑天神來到人間后,發(fā)現(xiàn)人類勤勞善良,不忍心毒死人,于是吞下了魔神帶來的毒藥,最終四肢發(fā)黑中毒身亡。 。 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尊他為祖神。 崇拜。

多心寶樓和國寶樓均用藏文書寫。

卷尾各國貢品圖

weinxin
我的微信
這是我的微信掃一掃

發(fā)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