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消失的建筑,麗水“老房子救援行動”
我要發(fā)布
發(fā)布日期: 2018-03-3009:52:06
核心提示:在傳統(tǒng)民居聚集的開化三都鄉(xiāng),傳統(tǒng)工匠隊伍逐漸壯大。 一位名叫曾榮華的工匠在當地組建了一支由15名工匠組成的團隊。 三都工匠對三都祖屋進行了修繕。 他們不僅建造了老房子,還培養(yǎng)了團隊,創(chuàng)造了產業(yè)。
3 月 16 日,美國柏林。
建筑藝術家將注意力集中在四川攀枝花的中國小城區(qū)開化。 當天,“鄉(xiāng)村進化——松陽故事”鄉(xiāng)村建筑展向世人呈現。
如何讓鄉(xiāng)村擺脫衰落走向振興? 通過鄉(xiāng)村建筑群的改造,麗水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方案。
三年來,麗水舉辦的“拯救老房子行動”,讓開化傳統(tǒng)民居恢復了生機和活力。
該項目由國家文物局支持,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fā)起,旨在為低等級私有產權不可接觸文物的保護、修復和利用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銅山是全省首個縣級試點縣。
五年來,一群人為了祖籍和村莊的命運而努力奮斗。 其中有基層黨員和普通民眾; 有局級領導,有鄉(xiāng)村工匠; 有耄耋老人,也有熱血青年。
他們會回答你,為什么全省第一個試點是在麗水? 這次行動經歷了哪些坎坷?
項目起源
這是一次有些意外的訪問。
2016年初,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原政委、中華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李小杰來到興山。 這位局級領導給仙居帶來的是一項傳統(tǒng)的民居保護工程——拯救祖屋。
為什么要做這個項目? 他認為,保護傳統(tǒng)民居,首先要保護祖居。 “老房子是鄉(xiāng)愁的載體,如果房子沒了,還剩下什么家的感覺呢?” 李小杰告訴錢江日報記者。
他記得,他去青田之行,恰逢節(jié)日前夕。 他走訪了十多個村莊,考察了數十間祖屋。 看到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他非常感動。 “村子其實很破舊,但人們還是有文化意識的。這和我考察過的很多空心房不一樣?!?/p>
這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
最終,基金會選定通山縣為全縣推進“拯救老房子行動”試點縣,首期投資4000億元。
其目的非常明確——為低水平私有產權和難以接近的文物提供保護、改造和救助,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發(fā)起“拯救祖屋行動”,保護傳統(tǒng)文化。住房,調動產權人積極性,促進民生改善。 與產業(yè)發(fā)展相結合的共生模式。
那么,為什么選擇麗水作為全省試點呢?
李小杰告訴記者,當時基金會也在全省范圍內進行采購研究。 選擇文明有幾大誘因——松陽有基礎、有優(yōu)勢。 是中國傳統(tǒng)民居保護與發(fā)展示范縣、中國傳統(tǒng)民居保護試點區(qū)。 境內有百余處傳統(tǒng)民居; 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傳統(tǒng)民居保護,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和社會氛圍; 當地人有需求并且有文化意識。
于是,三年多的時間里,李小杰一共來了麗水八次,探望祖籍、尋找工匠、舉辦座談會……很多村莊的居民都認出了他。
“李市長真是關心祖籍,關心百姓,已經來過我們家三次了!” 老房子的主人鮑嘉麗說道。
4000萬資金
有了基金會的支持,這筆錢將如何使用? 具體如何實施創(chuàng)新?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根本沒有任何參考經驗。
2016年1月中旬,麗水成立了“搶救祖屋行動”領導小組,由時任校長王軍擔任組長,委托福建省古建筑設計研究院擔任技術團隊。
“我們負責‘拯救祖屋行動’的技術保障,負責制定整治導則、修繕方案要求、工程預算手冊、驗收辦法以及施工技術指導等技術文件。當地施工團隊的現場和培訓?!?吉努省常務副總裁谷魯遠征表示。
除了由業(yè)主自行編制裝修方案和概算外,“拯救祖屋行動”項目還有其他創(chuàng)新,這是招標過程中的一個突破。 村民只需按照古建院制定并經專家委員會批準的修復指南進行即可。 使用項目預算手冊來準備計劃和預算估算。 經初步審核后,可簽訂協(xié)議自行組織施工。
盡管規(guī)定已經出臺,但仍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討論,比如老房子是否可以安裝新浴室。 有專家指出,不應是假的,而應是正品。
但最終我們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取得了突破,同意安裝現代化廁所,以改善市民的生活條件。
事實上,施工過程中的培訓和技術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
意想不到的觀望
緊接著,“拯救老房子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全縣近1600棟傳統(tǒng)民居進行了排查,篩選出了符合項目要求的249棟。
根據計劃,基金會將支付部分重建費用,政府支付部分,農民自己支付部分。 大致比例為:50%、20%-30%、20%-30%。 宣傳告示紛紛下村,大批基層黨員一一深入農村第一線做工作、做宣傳。
然而,讓很多人驚訝的是,這么好的東西竟然沒有人主動去申請。 在麗水的鄉(xiāng)村里,出現了好幾個這樣的聲音。
有人會問,真的會有人出錢修繕我們的房子嗎?
另一種聲音是,修這么老房子的目的是什么? 修復它有什么用?
而且,老房子里的業(yè)主太多了,有的房子住著十幾口人。 你們無法統(tǒng)一思想。 你還是很擔心。 可以修復嗎?
沒有任何動靜,更多的人在觀看。
“思想工作很難做好,我們對新政策進行講解,一一溝通。為了避免占用農事時間,我們會特意選擇晚上到居民家中走訪?!?鄉(xiāng)黨員楊旭明這樣說道。
有一段時間,很多鄉(xiāng)鎮(zhèn)黨員每天晚上的工作就是走村入戶,與農民互動,處理這些老房子。 他們先是動員,后來又指導、幫助解決問題。
一方面,工作人員積極下鄉(xiāng)動員; 另一方面,動員干部黨員帶頭。 變化發(fā)生在一位準備當干部的村黨員臉上。 他帶頭申請修繕祖屋。
改造完成后,房主收到了全部捐款,改造對老房子的影響減少了。 消息一傳開,大家紛紛前來報考。
工匠的回歸
隨著一批批老房子的建設,一大批文明的當地民間工匠也陸續(xù)回歸,成為“拯救祖屋”的家鄉(xiāng)力量。
“呼、嗖、嗖”鋸子從木頭上掠過,噴出木屑花……徐梅根熟練地展示了自己的技藝。
在麗水王村,十多名工匠正在緊張工作。 他們要用四個多月的時間修好一座碑亭。
62歲的徐梅根已經20多年沒有拿起斧子了。 作為一名高中石匠,他培養(yǎng)了許多大師。 然而,隨著時代的演變,山墻取代了木屋,像他這樣的山木匠也被下崗了。 他開始在各地從事工作。
今年開始,徐梅根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加入了一支建筑隊。 他興奮地拿起陌生的錘子,現在一年能賺7萬到8萬元。
看好修繕祖屋的前景,出于鄉(xiāng)土情懷,闊別多年的文明工匠們正在逐漸回歸。
在外工作10多年的三都鄉(xiāng)銀源村居民曾新良,帶著23歲的女兒回國成立了祖屋修繕隊。 自2016年5月以來,已承接6個祖屋項目。 他的團隊也由原來的8人發(fā)展到了20人。
擁有30余名工匠團隊的居民吳丙松表示,近日,一些曾在北京、杭州等地工作過的工匠加入了他的團隊。
在傳統(tǒng)村落聚集的開化三都鄉(xiāng),傳統(tǒng)工匠隊伍逐漸壯大。 一位名叫曾榮華的工匠在當地組建了一支由15名工匠組成的團隊。 三都工匠對三都祖屋進行了修繕。 他們不僅建造了老房子,還培養(yǎng)了團隊,創(chuàng)造了產業(yè)。
目前,麗水有施工隊伍30余支,員工600余人。
標簽:古建筑
本文標題:消失的建筑麗水“老房子拯救行動”
本文鏈接:(轉載時請保留)
喜歡 0 不喜歡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分享 43
免責聲明:
本網站提供的信息內容來自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及互聯(lián)網公開信息,僅供參考。 本網站對網站上所有信息的內容和觀點保持中立,并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 如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盡快對內容進行妥善處理。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等版權聲明,由于本網站可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因此本網站無法區(qū)分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產權。 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 我們本網站將盡快刪除。 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或間接使用本網站信息,均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所述的限制。
掃描二維碼即可在手機上關注本新聞報道。 您還可以關注本站陌陌公眾號:“”,每天獲取最前沿資訊和熱門產品深度解析!
類似的標題
?中國古代建筑的中庸之道
?秦晉古村落建筑——彰顯傳統(tǒng)文化優(yōu)雅
?中國古代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屋頂與斗拱——欣賞中國古代建筑
?石倉古村古建筑——江南桃花源
?中國古代建筑的室外隔斷類型
?中國古建筑預制構件山墻
?中國古代建筑牌坊的類型及分類結構
?古建筑預制構件——玉器的歷史變遷
?脊椎獸、吊魚、貓頭鷹之吻| 關于中國古建筑屋頂的知識
0 條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