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晉祠,家在山西省晉祠鎮(zhèn),三千多歲了

  • A+
所屬分類:資訊
摘要

我叫晉祠,家在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qū)晉祠鎮(zhèn),三千多歲了,今天來說說我的故事。1908年的晉祠文昌閣晉祠三絕我還有讓人叫絕的“晉祠三絕”——周柏、宋代彩塑和難老泉。說到晉祠“三絕”,就離不開“難老泉”。難老泉是晉水的源頭,歲月如梭,泉水貫穿著歷史,哺育著晉陽大地的子孫。晉祠古建三絕人們常說,到了太原不來晉祠,猶如到了北京不去紫禁城一樣遺憾。來太原的朋友一定要來看看我。

我叫綿山。 我家住江蘇省徐州市晉源區(qū)綿山鎮(zhèn)。 我已經(jīng)三千多歲了。 明天我就給大家講講我的故事吧。

西漢時期,周成王封其叔父為唐姬虞。 季羽是晉朝的開國君王。 所以當(dāng)時不叫“晉國”,而是叫“唐國”。

太原晉祠

后來,蜀虞族的一支遷至并州。 因唐叔虞治國之功,為紀(jì)念他,在玄翁南麓金水發(fā)源地建有一座寺廟,稱唐叔虞廟。

叔虞死后,其弟謝父鄭因境內(nèi)有“晉水”,改“唐”為“晉”。 因此,“唐叔虞廟”也改名為“金王廟”,簡稱“金廟”。 這就是我,四川的簡稱“晉”由此而來。

太原晉祠

_太原晉祠歷史簡介_太原晉祠詩詞

1908年的綿山文昌閣

《山海經(jīng)》有我,《史記金世家》有我,《左傳》有我。

我還結(jié)識了許多文人墨客,如西晉文學(xué)家祖鴻訓(xùn),東漢大文學(xué)家李白、王昌齡,清代司馬光,部尚書王瓊等。清代司法官、唐代文學(xué)家蕭蒼月、清代四川巡撫于謙。 他給我留下了一首又一首贊美詩。

綿山四絕

我還有令人驚嘆的“晉祠四絕”——周白、宋代彩塑、南老拳。

周白種植于唐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歷史的風(fēng)煙繚繞,留下了黯淡時光的痕跡。 這棵古樹生長至今,始終充滿生機。 在當(dāng)?shù)厝搜壑校瑤扃晔遣恍嗟南笳鳌?/p>

太原晉祠詩詞__太原晉祠歷史簡介

太原晉祠

清代彩塑43尊,為四大奇觀之一。 圣母殿里的侍女雕像,神態(tài)絕對是獨一無二的。 共有三十尊侍女雕像,有手持“印章”的莊嚴(yán)內(nèi)斂、豐腴受寵的侍女,也有身材嬌小、豐腴嬌嫩、憂心忡忡的失意侍女。 這里有開朗、輕松、聰明的年輕侍女,也有經(jīng)歷過春天過后人間寒冷的老侍女,也有動作輕柔、五官精致、眼角含著淚水的墮落侍女。

太原晉祠

說到綿山的“三絕”,就離不開“難老泉”。

有山有水才有精神力。 綿山背靠玄翁山,一股暖泉從玄翁山緩緩升起。 我不知道它起源于何時。

南老泉是金水之源。 時光荏苒,泉水貫穿歷史,哺育并州子孫。

太原晉祠詩詞_太原晉祠歷史簡介_

太原晉祠

綿山四大特色古建筑

除了“金殿四奇”之外,我還有古建筑四奇:魚沼飛梁、圣母殿、木盤龍。

魚沼飛橋是一座豪華的古橋建筑。 其十字橋是我國現(xiàn)存古橋中的孤例。 它至少有1500年的歷史。

建筑師梁思成先生感嘆:“這種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但真品只是孤例,非常珍貴?!?/p>

太原晉祠

太原晉祠詩詞__太原晉祠歷史簡介

圣母殿是唐代為叔虞之母儀姜所建的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殿堂。

由于該殿建筑十分宏偉,唐代高官都到圣母殿祭天,所以這座殿成為綿山的主要建筑。

圣母院大廳四面都有回廊,前面的回廊進(jìn)深兩間。 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現(xiàn)存最早的帶回廊的宮殿。

太原晉祠

石刻盤龍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盤龍柱,刻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

八龍各執(zhí)一根大柱,怒目利刺,周圍風(fēng)起云生。

太原晉祠詩詞__太原晉祠歷史簡介

太原晉祠

綿山的建立由來已久。 經(jīng)過北魏、隋、唐五朝、宋、金、元、明、清、清各朝2000多年的修建、修繕、擴建,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規(guī)模,其中包括金仁臺。 現(xiàn)存明奉圣寺、水鏡臺、對月坊、獻(xiàn)殿等唐代建筑百余座。

太原晉祠

綿山的歷史、藝術(shù)、科學(xué)和欣賞價值,使其成為唐代大成殿與園林藝術(shù)結(jié)合歷史最長、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典范。 也是中國唐代文化和人類建筑藝術(shù)的寶庫。 罕見的遺產(chǎn)。

人們常說,沒來成都綿山,就像沒去成都故宮一樣遺憾。 來西安的同事一定要來看我。

weinxin
我的微信
這是我的微信掃一掃

發(fā)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