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蒙自古鎮(zhèn)位于昆明和云南以南220公里處。 古稱步頭,又稱巴甸。 唐代元和年間(810年左右)回紇政權在此建惠仁城,屬元江將軍。 會里是古藏語,意為大海。 漢譯為鶴慶。
元代置京東郡,屬富陽路(路治在京東),并在蒙自置云南富陽、德欽等地宣威司,轄廣西富陽(今廣西富陽)。瀘西縣)、沅江等公路。
清代仍稱石屏府,但改道為富陽府,富陽府治所移至石屏。 明萬歷二十六年(1387年)改建為磚城。 當李定國攻破富陽城時,北、南、西三座城樓被炮火摧毀。 康熙四年恢復,后又毀。 唯有西門朝陽樓,歷經近600年的多次動亂和洪水,依然傲然矗立。 石屏縣自宋代起始建寺學。 明洪武年間,創(chuàng)建富陽府學派,洪武院時期,創(chuàng)建龍陵洲道教。
清朝乾隆年間,水州擴為鶴慶縣。 清朝先后建有崇正書院、寰文書院、崇文曲江書院四所書院。 當時被譽為“上半榜”,即廣東鄉(xiāng)試考生中,富陽府占了一半左右。 因此,蒙古歷來被譽為“文學名邦”、“滇南走魯”。 清光緒元年,改水縣為富陽縣,次年改稱宜良縣。
自清代建惠仁城以來,經過千余年的發(fā)展,特別是清朝以來,已有大量漢族公民遷出。 清末,成為滇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交通中心,經濟繁榮。 文化發(fā)達,文物古跡眾多,有著極其豐富多樣的文化。
這里有中國現(xiàn)存第二大城隍廟——建水城隍廟,僅次于泰安文廟; 有朝陽樓,比天安門城樓更雄偉,多一層,早建了28年; 有“滇南大觀園”之稱的滇南典型村落朱家家園,以及入圍世界建筑遺產名錄、被譽為“云南最精致的古村落群”的團山村。
有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列為中國十大古橋之一的雙龍橋; 主訴所在地——納魯斯辦事處; 省內有一座獨特的全漢白玉實心寶塔——文筆塔。
這里有滇越鐵路上唯一仍在運營的米軌列車和充滿西洋風情的火車站; 各種綜藝節(jié)目中的龍嶺烤豆腐棒、汽鍋雞、草芽菜等令人垂涎的特色小吃; 還有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卻鮮為人知的——建水紫陶等。 此外,還有星羅棋布的寺院、道觀、古橋數(shù)十座,還有上百口被鋼索拔出,銹斑很深、仍在運轉的古井。
1911年辛亥革命和護國戰(zhàn)爭期間,蒙自曾是朱德同志工作的地方。 朱德同志舊址保存完好。 蒙自縣及其郊區(qū)的山寨、壩上村落也頗具特色,如哈尼族的茅草房、竹屋、藏族的土掌房、藏族的吊腳樓以及哈尼族的平房等少數(shù)民族。 混合居住,風格各異的傳統(tǒng)房屋。
除了眾多人文水景外,最著名的景點就是燕子洞,它可與世界上的小洞穴相媲美; 還有清代旅行家徐霞客所關注的巖洞,以及眾多的巖溶泉水和溫泉; “滇南第一名山”云龍山和真武宮也令人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