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古人是十分看重“四立”,順彼遠方 即便面對“肅殺”之象開始的“立秋”也不例外?!逗鬂h書·志·禮儀》說,立秋前十八天的五更前,京城大小官員要穿黃色的衣服,去郊外祭拜黃帝。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等,雖然唐人眼里立秋即... 139blog2023年8月4日 評論 閱讀全文
資訊 “冠冕”并不皆“堂皇”,冕為首服之最尊者 其實,這是從古文傳承下來的一種用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逐漸遠離了繁文縟節(jié),一些文明禮貌用語也漸漸在我們的生活中隱去,但偶爾看到和聽到的卻常常是誤用。從“笑納”一詞本義來看,它是有... 139blog2023年8月3日 評論 閱讀全文
資訊 木骨泥墻與防火保護層新石器時代半功倍 按大地灣遺址(今甘肅省天水地區(qū)秦安縣五營鄉(xiāng)鄙店村)901大型房址所發(fā)現的“膠封材料”,通過現代檢測,實際上是人類最早發(fā)明的水泥。在距今約4600-4000年前的龍山時代,我國建筑技... 139blog2023年8月3日 評論 閱讀全文
資訊 古人是怎么稱呼不同朝代的?有什么特別規(guī)律與依據? 所以后人談及前朝,就不能只提國號,而要通過各種方式加以區(qū)分,這就產生了不同的朝代稱謂。那么,古人是怎么稱呼不同朝代的?實際上,自漢朝開始,“大”、“皇”、“圣”就都是常加在國號前面... 139blog2023年8月3日 評論 閱讀全文
資訊 祖先用智慧對決的實證只能溯回到唐宋 歷經變遷,祖先用智慧對決雷電的實證只能溯回到唐宋,當然遠遠達不到它原本的高度。早在唐代,便第一次記載了避雷的智慧?!倍腥A民族祖先的建筑話本,顯然是最先由木頭起了開場白。而此后,先... 139blog2023年8月3日 評論 閱讀全文
資訊 浙江省文化廳原廳長楊建新: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我們有沒有真正地認識到,我們的古建筑,我們的傳統(tǒng)建筑文化,它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楊建新表示,關于傳統(tǒng)建筑的意義和價值,他有五點體會。第一,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應該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 139blog2023年8月1日 評論 閱讀全文
資訊 建筑會說話將出成語典故系列——破釜《孫子兵法》 破釜沉舟《孫子兵法》所說的“焚舟破釜”雖然也表示誓死決戰(zhàn)的意義,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談的典故故事。破釜沉舟,出自《史記·項羽本紀》,講的是一個關于項羽的歷史故事。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 139blog2023年8月1日 評論 閱讀全文
資訊 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夫子廟大成殿有一塊《孔子問禮圖》 而夫子廟大成殿有一塊《孔子問禮圖》石刻,被稱為鎮(zhèn)殿之寶。該石刻原本是洛陽河南府文廟的遺物,它是怎么流落到南京的呢?《孔子問禮圖》石刻等被拆除,流落民間。在洛陽期間,戴季陶在古董市場... 139blog2023年8月1日 評論 閱讀全文
資訊 中秋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你知道幾個? 中秋節(jié)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jié)齊名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在古代中秋是十分被重視的,到底有多被重視?其實要說月餅,雖然早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興起了,但是唐朝人并不... 139blog2023年8月1日 評論 閱讀全文
資訊 古人的身高是一米,一丈有十尺,丈二就是整整四米! 以上這些其實還不算嚇人,真正嚇人的是東漢大學者王充對身高問題的看法:“譬猶人形一丈,正形也,故名男子為丈夫……不滿丈者,失其正也。過去有學者根據原始人的骨骼化石推算出他們的平均身高... 139blog2023年8月1日 評論 閱讀全文